第(1/3)页 侍立的书童精神高度集中,几乎是方云逸笔尖刚离开纸面,那带着稚气却无比清晰响亮的声音,便已再次响彻大殿,将一个个铁画银钩、力透纸背的字句,化作震撼人心的音浪。 “《侠客行》!” “赵客缦胡缨,吴钩霜雪明。” “银鞍照白马,飒沓如流星。” 开篇四句,画面感扑面而来!一位装扮粗豪、兵刃雪亮、鞍马鲜明的侠客形象,如是闪电般撞入每个人的脑海。 那“飒沓如流星”的迅疾与潇洒,瞬间点燃殿内所有尚武之人心中的热血。 在座的武将、武人席位上,甚至有人下意识地握紧双拳,眼神在顷刻间发亮。 “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。” “事了拂衣去,深藏身与名。” 这两句一出,那股仗剑天涯、快意恩仇、功成不居的侠士风范,被渲染得淋漓尽致! 一种超脱于世俗功名、只遵循内心道义的孤高与决绝,让殿内的人为之心折。 这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“狂”? 一种凌驾于规则之上的自信! 书童的声音随着诗意愈发激昂。 “闲过信陵饮,脱剑膝前横。” “将炙啖朱亥,持觞劝侯嬴。” “三杯吐然诺,五岳倒为轻。” “眼花耳热后,意气素霓生。” 华夏历史上的信陵君与朱亥、侯嬴的典故信手拈来,将侠客的重然诺、轻生死、意气风发描绘得入木三分。 “只是在场之人,并不知这些典故,他们心中带着一丝疑惑,但并不妨碍侧耳倾听!” “五岳倒为轻”的夸张,将“诺言”之重烘托到极致。“素霓生”的意象,更赋予这侠义精神以惊天动地的光彩。 “救赵挥金锤,邯郸先震惊。” “千秋二壮士,烜赫大梁城。” “纵死侠骨香,不惭世上英。” 第(1/3)页